语文教研室 张艳茹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端,是最关键而有特色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走好人生中关键的一步,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作为班主任,十多年来我一直践行这样的准则:教育不单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心灵的唤醒;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现在的学业成绩负责,更要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导航。班主任就要以真爱、智慧、美德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激发他们向善的动力。春风化雨,教化无痕。
(一)教化无痕,以真爱播撒幸福的种子
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想让一个孩子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拥有健全人格至关重要。真诚、乐观、勇毅——完善的人格会赋予孩子现在或将来面对人生风雨的无穷力量。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波动,用热切的关爱抚慰他们受挫的心灵,将幸福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
“老师,谢文(化名)又被扣了25分!”卫生委员又来跟我告谢文的状。哎,这个谢文,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会这么自私呢?宿舍值日不做,班级活动不参加,不与人交流,情绪低落,整天看上去病恹恹的。是又该找她谈谈了,可谈话又有什么用呢?几次找她谈话,总感觉她根本不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总象在刻意逃避着什么。俗话说:“浇菜浇根,交人交心。”我决定去她家家访一探究竟。
这是我经历的最艰难的一次家访。她家住平谷山区,公交车晃晃荡荡将近三个小时才到了她家邻村路口。“谢文回一次家该是多么不容易啊!”坐着她邻居家的拖拉机一路颠簸,来到她家,我再一次被震撼了:四壁空空——土坯墙,砖头搭起的简易床,两张露出海绵看不出颜色的沙发,电灯泡是家里唯一的电器。父亲卧床,不能自理,母亲患严重的腰椎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我的心瞬时充满了苦涩的自责。父母流着泪对我说:“是这个家拖累了孩子。她在家也很少笑,一从学校回来就埋头干活好挤出时间看书。这孩子性格比较各,没有朋友。”我拉起谢文的手: “孩子,你太不容易了!”大概是压抑了太久,谢文的眼里噙满了泪花:“老师,我知道我给班级拖后腿了。我不是故意不做值日,其实我每天都起得很早,第一个去食堂打饭,因为我只吃最便宜的馒头和免费的咸菜,怕别人笑话,我总感觉大家看我的眼神不一样,所以不爱理他们。我每天都睡得很晚,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要让他们都看得起我!”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可是她现在正挣扎在自卑的泥潭,越陷越深。她欠缺的是关爱的力量和幸福的体验,这很有可能会让她的人生走偏了方向。
返校后,我将我珍爱的路遥的《人生》送给她。扉页上写下真诚的祝语:“人生象风雨中的船,人生如舞台上的戏,理想与现实总会存在差距,但我们也要拼命活出尊严与正气,相信你一定能以平和之心笑对风雨。”此后,隔三岔五地我会给谢文宿舍的同学带来自己做的素什锦等小菜,其他同学欢呼雀跃,纷纷争抢,谢文也就很自然地加入其中。其间我会不经意地跟她们聊聊天,告诉她们要劳逸结合,要懂得减压等等,我感觉谢文听得最上心。我还为她特批了周末留宿的假条,既免去了她每周来回路上的辛苦,又有时间可以单独给她辅导功课。闲暇的时候,陪她一起逛逛街,做做运动。慢慢地,我感觉她变得开朗了,自信了——运动会上,她在1500米长跑中获得第一名;期中考试她的成绩跃居到班级前10名。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她很忸怩的非要我收下几个玉米面贴饼子,说“老师,我没什么能回报您,尝个鲜儿吧。”看我很感激地收下,她开心地笑了。我分明感到这颗幼小的心灵回暖了,她已经从自卑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二)教化无痕,以机智扶正偏斜的根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只不过,由于生活的疾风恶雨,这些幼苗的根基可能已经偏斜,需要我们及时扶正。
刘杨(化名)是个非常让人头疼的孩子,政治课上公开批判中国共产党、诋毁社会主义,作文卷上写满了发泄文字,动辄口出脏话,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不屑一顾......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约见了他的母亲。一切有了答案。原来这是一个欠缺归属感的孩子,他正承受着被抛弃的恐惧。在他看来社会是不公的,人性是丑恶的。他是单亲家庭,父亲很早就抛弃了他们母子,对他不闻不问。他恨父亲,不与之联系,母亲上班辛苦又很少有时间关心他的感受。他内心是那样渴望着被爱,然而,他又是那样强烈地排斥别人的关心。如果我以常规方法对他进行教育,他一定会置之不理。我利用文化经典研读课精心设计了一次主题班会——《读<论语>学做人》。课前悄悄向各位家长征集“宝贝成长足迹”素材。刘杨的家长准备了孩子出生时的小脚印,“抓周”时的照片,还有二年级时获奖的作业本。
班会课上,当讲到《论语》“仁”的基础是“孝”时,我给大家展示了来自家长的神秘礼物。当大屏幕展示到刘杨的礼物时,刘杨妈妈颤抖的画外音响起:“儿子,你不知道吧,你是个早产儿,妈妈生你用了将近20个小时,受尽疼痛的折磨,但当我第一次握住你的小脚丫,泪水也早变得无比甘甜;儿子,你不知道吧,你抓周时,妈妈是在场的人中最紧张的一个......”刘杨妈妈手拿麦克动情地朝儿子走去,孩子们有的已经开始啜泣,刘杨先是怔在了原地,随后紧紧地与母亲拥抱在一起。这个环节是意料之外的,我感觉孩子们内心很震撼。在接下来的“守义”与“立志”环节,他们的态度极其严肃,刘杨也一改往日不屑一顾的神态。所谓情相融才能心相通。有了好的开始,找刘杨聊天就变得顺利多了,有时我会和他探讨社会,有时会和他聊聊家庭,有时会讨论讨论他的学业规划。他再也不是老师同学眼里的“滚刀肉”,政治课上再也听不到他激愤的言论,展示墙上多了他的优秀习作,研究性学习报告会上他侃侃而谈,自习课上他主动维持纪律。他妈妈在给我的短信中感激地写道:“是您唤醒了一个孩子沉睡的心灵,是您挽救了一个不幸的家庭。”我由衷地为这个孩子的变化而高兴。
(三)教化无痕,以美德滋育幼弱的秧苗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班主任重“言传”,更应重“身教”。仪表庄重, 为人亲和;学识广博,胸襟开阔。无条件地尊重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我要跟你谈谈!为什么告我的状?”麦麦提(化名)闯进教室不顾我将要上公开课当着全班同学及所有听课领导和老师的面瞪着眼睛指着我的鼻子大声地嚷道。我感到莫名其妙也觉得颜面扫地,不知他为什么会这样。那是2007年,禽流感非常时期。他没有请假未到班上课,我及时向内高班生活老师反映了情况,莫非就为这点事?我没有当即与之辩论,更没有发火训斥,而是先让他冷静,答应上完课跟他“谈谈”。课后,他依然暴跳如雷,像要把我吃掉,说:“我明明是做好事,你为什么还这样?”原来,他陪一位发烧的同学去了医院,生活老师接到我的通告未明原委,狠狠的教训了他,于是他就怒气冲冲的找我来理论。我耐心为他解释,直到误会解除,而公开课的不良影响已经造成,他很忐忑与内疚。我主动安慰他说:“没关系,只要你理解了老师的苦心,其他的都不重要。”但我客观的指出他今天做法的欠妥之处,希望他今后切忌莽撞行事,希望他能记住“一日为师,终生为长”的道理,学会尊重。他连连点头,后来麦麦提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老师们也都称赞这个孩子有礼貌。教师节时他在展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空心字“茹”,其间满满签上了全班学生的名字,他郑重其事的拿给我看,师生相视而笑。
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从琐碎繁杂的事件中抽丝剥茧,要善于透过学生行为的“冰山一角”洞察他们深藏的内心世界,讲究方法,以真心关爱、以机智应对、以美德滋育。假以时日,耐心等待,幼苗总会长成参天大树。
【张艳茹简介】张艳茹,语文教师。2001年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同年任教于潞河中学。12年教龄,共担任10年的班主任工作。
教学方面:不断探究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能够全面把握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曾获通州区课堂教学评优春华杯奖、秋实杯奖、北京市首届高中教师新课程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等;多篇论文在市区及国家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班主任工作方面: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学生的赤诚爱心,逐渐形成自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无痕教育”风格,所管理的历届班级健康有序、学风浓厚、学生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顺利成才,深受校领导、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多年来,所带班级在学校的常规管理评比中总能脱颖而出位居前列,多次被评为“红旗团支部” 和 “优秀班集体”。本人2007年被评为通州区教育系统青年岗位能手;2011年被评为通州区第五届优秀班主任;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个人;多篇教育活动案例在市区及国家级教育活动案例评比中获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