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工作
聆听世界声音,寻梦清华学堂——潞河中学2017级钱学森班综合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9/06/10
浏览量:870

 

 

 

 

 

潞河中学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活动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见识。在学校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6月9日上午2017级钱学森班参加了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开幕式暨颁奖典礼。此次活动由祁京生副校长,李丽副主任、李娟老师、王珍珍老师,秦红霞老师带队。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是全球华人科学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顶级盛会,是数学家们交流数学成果,研讨数学发展的平台。

大会致词中丘成桐院士提到数学的目标是研究大自然、宇宙的基本规律是探求永恒不变的真理。只要找到真理就能促进经济、工业的发展。同时他也谈到人才流失问题,但也高兴于现今中学、大学对数学人才的培养。

在接下来各位嘉宾的致词中都提到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引领数学学科基础研究。力争在国际前沿、原创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我国有长足的发展。

本次大会颁发了三大奖项,ICCM国际合作奖(1位)、陈省身奖(2位)、ICCM数学奖(金奖2位,银奖5位)。这些奖项是从17个国内外研究单位的33位候选人中选拔得出。旨在表彰数学家们在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上的非凡成就以及在世界各地不遗余力地推动数学发展的精神。

从各位获奖者的获奖感言及介绍中我们感受到了各位获奖者优秀的教育背景及他们在各自数学领域的建树。也听到了他们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及他们积极面对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虽然这次大会大部分时间用英语交流,有很多数学学术性词汇,但丝毫没有降低同学们的聆听热情,他们或全神贯注或凝眉沉思或积极记录,努力弄懂这中间的故事。

此次大会对培养同学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了解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了解数学科学前沿意义深远。

   下午来到清华大学I.Center,近距离了解了现代工业技术。同学们参观了3D打印室、激光切割室、金工实习教室及数字化能力发展中心,在这里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3D打印的耗材,了解了打印原理。近距离观察数控车,线切割。了解铸造,焊接技术。通过学长们的作品感受创新氛围。

   潞河中学校友清华大学基础工业中心洪亮教授给同学们作了主题为“创新——推动中国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的讲座。讲座以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中美贸易战为切入点,从创新概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洪老师用中学生熟悉的语言,用生活中大量的实例帮助同学理解高大上的词汇与概念。他的风趣幽默不时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祁京升副校长在总结中谈到:“同学们和老师们亲身流连在一流的学府,亲眼见识一流的学术,亲自目睹一流的人才和团队,感受很深,启迪很大。获奖者都是那么的年轻,所受教育的背景都是海内外那么著名的名校,研究团队都是那么的优秀,给同学们和老师们留下深刻印象和启发!此次活动一定会激励学生在心中播下立志成才的种子的!会促进老师们加深对自己教书育人天职的认识!真是机会难得,也不虚此行。”祁校长鼓励同学们在年轻时代树立远大理想,具备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到优异的环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后同学们在随笔中这样写道:

钱学森1班 武桢干

鲁迅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要肩负起国家发展的重任。作为一个有志青年,清华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

    向往清华,意味着不辜负高中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爱。潞河学长徐瑞晨,30届学生会长蔡恒毅,等无数优秀潞河人的理想大学都是清华大学。

向往清华,代表着未来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国家领导人习大大,就是毕业于清华大学。如今总书记的远大目光和正确指向,无一不与自己的努力和清华的优秀教育有关。

向往清华,标志着有一颗拼搏向上的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砥砺前行,莫负韶华。青年人,要敢于拼搏,传承好先辈的精神,这是18以来一直提倡的人文精神。

“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一个青年人应有的器量。带着这份雄心,冲击高考,力争清华。

 

钱学森1班潘梓盈:

今天上午,我们有幸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观摩了第八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开幕式暨颁奖典礼。经过一上午的观看,我感触颇多:有对华人数学造诣之高的自豪,也有对学者们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的崇敬,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反思与和对未来的展望。获奖者们都是数学届的佼佼者,在数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无一不出身于举世闻名的高校,牛津、剑桥、麻省理工等等。而最震撼我的是他们的年龄。他们年纪轻轻却有着非凡卓越的成就,处在其行业的金字塔顶。

我本以为这些伟大的学者是我们遥不可及的,但今天我第一次感受到我们之间的距离竟如此之近。仔细想想,他们也曾只是普通的学子,也曾面临重重困难,和我们并无不同。但是他们凭借着超人的毅力和对数学的热爱一步一步走到了旁人不可企及的高度。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未来。十年之后,我会在哪里,做着什么工作,过着怎样的生活?无论如何,我都希望那将会是有意义的,是我所热爱的......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看到墙上熠熠生辉的清华大学的校徽,我明白自己必须要开始努力了。

 

钱学森1班 康雅熹:

再访清华,心中多了一分亲切。这一次,我们参加了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见到了著名教授丘成桐与荣获ICCM金奖银奖的伟大数学家们,内心十分激动。他们大多从小对数学学科抱有浓厚的兴趣,在此付出更多的心血,从而走向成功。可以看出,天赋与努力是成功的必备因素。中午吃过饭,下午我们来到了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聆听了潞河校友洪亮老师的有关创新的讲座,知道了进行创新要寻找最根本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提高做事效率。每一次到访清华大学,心中总会感慨万千,这里是中国顶级学府,这里有着中国最优秀的学生,我也应该从现在开始立下目标,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钱学森1班 王媛媛:

十位获奖人的致谢词虽然简短,但都让人能从中想象到这荣誉背后藏匿的故事,感受到来自导师、同伴、亲人的付出和支持。其中有一句话尤使我感触颇深:“因为我的同伴们如此优秀,所以我不得不更加努力。”是啊,在钱学森班里我的同伴如此优秀,我又有什么不努力的理由呢?

 

钱学森2班  周莹雪

中华,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这里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我深切体会到,数学家们多少次孤灯难眠,锁眉头,雨疏风骤,尝遍难解的愁,不为芳名青史留,只是为了那一份对知识的渴求。他们在不知多少个日夜里因为对自己所坚持的魂系梦牵,看着自己所求的结果在迷雾中若隐若现,早已忘了过程是苦还是甜,在导师搭档的陪伴下,用自己的坚持创造了无数数学界的璀璨瑰宝。在这里,在清华,我们醉了醉在这日影斑驳, 树影婆娑,我们震撼了,被华人数学家的执着与情怀深深感动着。

 

钱学森2班 王珂

今天我们来到清华参加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并参观了清华iCenter,令我感受颇深。在世界顶级数学学术盛会中,我看到了中国有很多年轻有为的数学家的成果,这让我意识到青春可贵,我们要在这美好的年华拼出一片天地,拼出成果。在iCenter中,我们看到了世界顶级学府各种优异的学习资源与各位大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听到了清华优秀教师带来的讲座,这激发了我进入清华学习的志向与今后更加努力学习的斗志。总之此次来到清华,我的心被点燃!

 

钱学森2班 赵康茸

今天我们参加了第八届全球华人数学家大会——名副其实的高端上档次,全场无一不是数学界权威。像只在新闻中听到的丘成桐教授今天竟然见到了真人,这种震撼是无法描述的。听到那些有着年轻面孔的顶尖数学家发言,我深深感受到自己需要奋斗拼搏——他们的母校大都为清北,还有哈佛、MIT等等,年纪轻轻却已有了突出建树。金奖得主之一甚至从小学便已走上了数学之路。这激励我们应抓住高中剩下的两年,向清北等一流大学努力,并为梦想付诸行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相信数年后能在各行的领先人物中看到如今熟悉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