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合作共建 协同发展 通州区教育发展第一共同体2019届初三毕业班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18/09/30
浏览量:753

2018年9月27日下午,通州区教育发展第一共同体2019届初三毕业班工作会议在潞河中学召开。共同体成员校潞河中学、玉桥中学、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和大杜社中学的校长和主管初三毕业班工作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区教委中教科马广伟老师代表教委和研修中心参加了会议。

教育发展共同体定位是“合作共建、协同发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强课程教学和深化校际合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共同体内各学校的优势和主体作用,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供给。此次活动中,各成员校立足于教师培养和学生发展。分析了本校初三年级教师和学生的特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确定了年级的工作重点。

 

第一阶段:学校交流初三年级毕业班工作计划。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背景下,各学校结合中考改革,针对本校实际情况,确定年级工作要点。

 

潞河中学李晨松副校长的发言,探讨了中考选科考试形式下的班级管理和分层教学模式,重在课堂效率的提升。潞河中学开展“潞河学子大讲坛”和“听潞河大师说”等特色德育教育活动,挖掘内部和外部资源,以德育促智育。

 

玉桥中学李景峰副校长的发言题目是“让过程更加严谨,让结局不留遗憾”。玉桥中学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坚持目标管理、强化分层提高,坚持以教学为本、强化教研和考研工作,有条不紊、高品质的完成工作目标。

 

育才学校通州分校的王佳菊主任重在从数据分析出发,确定了年级、 学科、班级、 教师和学生目标,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段五环”模式,和“五种机制”,即校长晨会制、主管负责制、教学视导制、每周总结制和阶段反思制。

 

大杜社中学的郭长林主任的发言重点是立足学校特点,强化目标任务,通过“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打造,初三工作力争精准见实效。大杜社中学用“全接纳、慢引导、乐心态、创佳绩”和“无德育不教学”的校园思维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知识观和工作观,提出了“课前四问”的教学模式。在德育方面提出了“常观察、常谈心、常引导、常激励、常帮助”的“五常德育法”。

 

第二阶段:研讨教育发展第一共同体的未来规划。

 

就2019届初三毕业班工作,中教科马广伟老师传达了区教委对第一教育发展共同体的发展要求,提出第一共同体要着眼于通州区教育整体规划,做好做实工作,在去年优秀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人才培养模式,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品质。大杜社中学李志强校长,育才学校通州分校李竹林校长讲话,提出共同体发展意见与具体举措。

 

共同体的各位领导表示,要对2019届毕业班工作高度重视,积极落实,注重过程,聚焦课堂,彰显学校特色,力争出色的完成初三毕业班工作,让通州教育永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