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感悟劳动快乐,体会幸福生活——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2022年寒假劳动教育篇
发布时间:2022/02/22
浏览量:424

 

 

 

 

为弘扬劳动精神,提高劳动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学生在劳动中更有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将劳动教育列入了学生的寒假学习生活中,家校携手,共同努力,让潞河学子在寒假期间真正劳动起来!

 

学生处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设计了具有丰富教育意义的劳动任务清单。同学们通过亲身实践感悟劳动的快乐、生活的幸福,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假期中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各项劳动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行动的吧!

 

传承民俗,制作腊八蒜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的风俗。在这一天,孩子们自主制作腊八蒜,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体会平凡生活中的美好。

 

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及成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同学们用文字记录了成长历程中又一次平凡而美好的经历。

 

仔细观察,我的水培蒜苗

 

劳动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劳动教育的独特要求在于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因此,假期中让孩子们制作水培蒜苗,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孩子们积极参与制作,多换水,勤观察,分享着自己辛勤培育的成果!

 

孩子们细心地记录蒜苗每天的成长情况,用文字分享劳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浸润心灵,体会传统文化习俗

 

二十四,扫房子。春节的前奏离不开热火朝天的大扫除。同学们在家纷纷拿起扫把、抹布,扫除家中沉积的污垢。擦净家具,也是在擦净自己的成长路途。

 

贴春联、挂灯笼、贴福字等简单而又有意义的春节传统庆祝形式是团圆、喜庆的象征。红艳艳的真是喜庆,也增添了不少年味。孩子们动手制作窗花、福字、对联,把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融入自己作品中,用贴春联和窗花等来寄托美好愿望。

 

通过实际行动,同学们对传统文化习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践行孝道,记录点滴幸福

 

假期帮父母打扫卫生,帮父母洗衣服,给家人做饭……孩子们用点滴的小事,传递着最平凡的幸福。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寒假劳动教育实践根植于春节民俗文化的丰厚土壤,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学校劳动教育的一次有力践行。金牛乘风去,吉虎拜年来。在这个寒假,同学们身体力行、喜迎新年,收获劳动的快乐。

 

寒冬过后是春意盎然,努力之后必将迎来成长的甘甜。期待本次寒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能给学生们的假期生活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