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堂教学
聚焦核心素养 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途径——初中“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研讨
发布时间:2023/10/24
浏览量:1434

    为了更好的落实 2022 版课标精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探索初中数学跨学 科主题学习的途径与策略,2023 年 10 月19 日上午,由北京市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培养北京教育学院基地中学数学工作室和潞河中学孙宝英工作室主办,潞河中学承办的初中“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研讨会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合并通州 区初中数学学科基地校全区研修活动及潞河中学初中数学通优课校级决赛。北京教育学院顿继安教授、曹辰老师,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课程部武海深老师现场参与此次活动,通州区全体数学教师线上参会。

1.jpg

    此次研讨会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堂教学展示

    由我校三位初中数学教师进行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课展示。分为两个主题,第一个是《绘制一幅装饰画——分形之用》,由杨月连、徐志老师展示。第二个主题是《景观设计之地面铺装》,由张孟老师展示。

    杨月连老师通过展示和分析自然界中的一些图形,引导学生对图形的整体和局部分析、放大和缩小分析,从而获得图形的自相似性,及分形图形的概念;然后组织学生分析交流自然界分形形成的原因,分别与生物学,物理动力学,地理学等相关;紧接着将自然界中的分形模型进行数学抽象,并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家研究科赫雪花曲线的“生长”过程的思路:化复杂为简单,用简单去逼近复杂,这正是科学家经常使用的思维方法,多学科多角度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2.jpg 3.jpg
4.jpg 5.jpg

    徐志老师在第二节课中,继续带领学生探究画分形图形的规则。并沿着数学家的思路,思考如何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分形图形。学生经历分形的学习后,在课堂设计出精彩的分形图形并进行展示。在本节课最后进一步了解分形几何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jpg 7.jpg
8.jpg 9.jpg

    张孟老师主讲的主题是《景观设计之地面铺装》,以潞河校园地面铺装为背景,引导学生以景观设计师的思路完成任务。课堂上,张老师先带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需要了解什么是地面铺装;从景观平面设计图分析地面铺装与几何图形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苏州园林设计文化,根据苏州园林三种图形的寓意,为百年潞河校园设计一条富有美好寓意的地面铺装方案,并进行设计成果展示。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第二阶段:校级研究汇报

    由我校初中数学市级骨干教师孙宝英老师作《“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研究报告。孙老师从研究路径、课程设置、具体实施、几点思考四个方面进行汇报。孙老师说:“潞河人格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健全人格为育人目标,以历史传承与发展为教育特色,以多元开放为发展特征,以人格教育为理论支撑的学校教育实践体系,是基于生活、创造生活的教育。随着新课标的落实,以及以跨学科为主题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既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使得我们的教学研究进入的更新的阶段。我们的研究刚刚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特别幸运能有顿老师、曹老师这样的市级专家的指导和研修中心、教委等上级部门的支持,相信老师们会从中获得成长从而将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升到新的水平,真正落实新课标,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14.jpg 15.jpg

    第三阶段:专家点评

    由北京教育学院曹辰老师和顿继安教授进行专家点评。曹辰老师指出:通过跨学科学习搭建课堂教学到现实世界的桥梁;跨学科学习就是将现实世界抽象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去创造更新更好的新成果;与数学的结合是人类科学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并对以上两个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进行点评,提出中肯的建议。

16.jpg 17.jpg

    顿继安教授评价我校跨学科学习的研究符合2022版课标新要求、潞河老传统、开展有积淀有优势,但想做好还是无止境的,我们要思考如何做得更好。跨学科学习第一重要的是如何开发任务,从无到有,立足学科,主动跨界;从有到优,进阶迭代,整体把握,在学科多样性、整合度、学习类型等方面进阶,关注学习任务各自的价值,基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整体把握。对两个主题学习如何进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老师在活动组织中更开放一些,问题设计更完整一些。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此次活动老师们精心准备,通力合作,在专家的指导下聚焦核心素养,进行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途径与策略的研究,并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新的思考,将进一步完善这两个主题的展示与评价,并进行新的主题的研究与探索,逐步形成潞河中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色课程。

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