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下午,我校召开了2020级1+3项目人才培养试验课程建设教师研讨会。徐华校长、祁京生副校长参会,教学处毛燕宁主任主持会议,2020级1+3试验项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成长指导与生涯规划、音乐、美术、体育等10个学科教师参加了研讨。
各学科教师围绕课程建设理念、四年课程规划、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四个方面对一个学期以来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梳理、回顾和反思。各学科教师立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成长,围绕潞河中学的健全人格教育理念整体规划1+3人才培养的四年课程建设,并各有特色。语文学科陈礼旺老师,着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加强名著精读指导,并探索语文教学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读鲁迅的同时加入参观鲁迅博物馆的语文实践活动;数学学科黄萍老师,着重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强化数学建模等应用性、创新性课程的建设;外语学科姚兰老师引入新概念、典范英语等辅助资源,并采取英文整本书阅读策略,英语小说创作策略等,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展国际视野;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教师着重突出了实验课程的规划与实施,强调劳动教育在各学科中的体现,在初高中课程衔接基础上引入大学先修课程;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强调了利用校内外资源充分满足学生选项教学需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健康体魄,让美育、体育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幸福生活中奠基;成长指导与生涯规划教师从四年乃至终身历程为学生规划了心理、学法、学涯、专业、职业和生涯指导与实践等课程与活动,团体与个体辅导,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
祁校长进行了会议总结,指出各位学科教师都以健全人格为培养目标为学生开设了四年丰富多彩、多元多层次的课程,并各有特色,值得肯定;同时提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3试验要立足优秀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老师们“担当责任、超越自我”,在1+3人才培养中要构建有层次的学科课程、改变教学方式、进行学科整合、注重学生一贯发展。1+3试验班被命名为钱学森班,其意义在于钱学森精神即“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因此在后续1+3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的完善、实施、评价过程中,老师们要立足钱学森精神传承、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试验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徐华校长最后对老师们提出了要求和希望,指出“集大成 得智慧 育新人”是我校传承钱学森精神提出的1+3试验项目的育人宗旨。从学生培养的层面,1+3试验不是阶段性的4年试验,而是8年、12年、以至于学生终生的教育实践;为此学校不惜血本、不遗余力支持老师们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追求教育之道;希望老师们既尊重常规,有打破常规,有胆有识的做开创性突破性工作,使试验项目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和钱学森班的教育宗旨。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宋久峰老师 69557421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www.luh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7833号技术支持: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