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潞河中学一百五十五周年校庆之际,潞河中学团委、文学社组织了诗歌征集活动,同学们积极投稿,用诗歌表达对潞园的祝福!
词二首
高三14 班 关育涵
水龙吟·记校庆
忆花忆水忆人。潞园日久岁深。
青砖黛瓦,晴波映柳,万流景仰。
旭日东升,平湖欲渡,一径杨柳。
望德辰断处,协和澄澈,
风袂举,故人归。
仍念百年历史,
慕先达、英烈无数。
砥志研思,孜孜不怠,人文荟萃。
赤光曈曚,热血盈腔,尽忠报国。
愿他日,潞园桃李天下,春晖四方。
致潞河
朝见苍翠来迎,
似协和水碧对天青。
看往昔日照,云霓相望;
博唐夜梦,风月独倾。
一片蝉鸣,一树松茂,
一汪湖水自滔滔。
言过矣,向其间少坐,青云万里。
沁园春 潞园
初三6班 徐一禾
悠悠潞河
百年峥嵘
千里传香
观协和湖畔
春风送凉
垂柳深处
水佩风裳
绿砌幽苔
廊桥细水
三五挚友论情长
望晴空
居德辰山下
忆往思殇
桃李揽握九霄
似大魁天下作神蛟
念书中勋业
韶光冉冉
碑刻教诲
诵声铿锵
长梦将至
意气风发
独倚东风问今朝
勿悲己
这春山万点
鸿鹄无疆
潞园的风
高二12班 杨文卓
你可听过潞园的风?
穿过入德之门
时与空的回响。
拂过德辰山上
松梢谧语,
老校长的歌谣。
协和湖上,涟漪渐起
火车轰鸣,驶向远方
你可见过潞园的风?
草坪上的苍青,
渲染记忆里
初入潞园,那年的欢喜
与微凉。
深红的钟响
萦绕半醒的梦——
许多欢笑,也有忧伤。
人民楼的微黄,
是廊道里,
蒙太奇的镜头闪过:
爬山虎
装点岁月的画框
夏天过去了,
最后的大雨消散了。
一只蜗牛
干涸在馨菱楼的窗户上。
阳光有些刺眼,
好像半透明的壳里,
有群白鸽飞翔
你知不知道,
天钦楼后的草坪上
枯瘦的小树
明开夜合
是梦里描摹的合欢木?
馨菱楼前的鸽子,
肥肥的、胖胖的、慢悠悠的
踱着气派的步伐。
多年前也让学长吃了个肚儿饱?
百多年,
德辰、文彬、
洛宾、绍棠
也曾漫步、也曾徜徉?
——那年暑假,风吹倒了一棵老树
——那年寒假,白雪落下,大鹅成双
——协和湖里,有只不爱露头的小龟
——银杏树下,曾有学姐的小花猫
它知道,
一百五十五年。
潞园的风——
一草一木
一砖一瓦
一事一人
它都看见,
它都知道。
轮回——致潞河中学155年校庆
高二2班 段浩天
轻轻地走来,悄悄地离去。
我们走过的足迹渐渐被时间淡化,
在记忆深处加深了岁月的痕迹。
春去秋来,
昔日的苦乐酸甜,
在那一天云烟过眼,
按下快门的那一刻,
我们的身影定格在时光之中。
三年后,我依旧清晰地记得,
那年秋天里的绍棠路很美,
微风披拂金黄,
耳畔萦绕着诗意的私语。
落叶辞别树木,
飘到协和湖畔的残荷旁。
我身着红衣,
遇到了同样身着红衣的他们。
后来,
我和他度过了近八百个睡眼惺忪的早晨,
也和她时常邂逅在华灯初上的黄昏。
曾在激烈的拼搏中热血沸腾,
也在十七岁那年的雨季中淋湿。
再后来,
我们就像落叶不再依托湖水,
任自己随风而去。
我们就像雏燕不再依恋旧巢,
去探索更高的天空。
曲终人散,各赴天涯。
我们离开潞园,但来年之秋。
又一批新的红衣少年
如同那时的我们,懵懂、青涩,
沿着我们淡去的足迹,
一路上欢声笑语。
人世间的季候
永远不断地更迭交替,
春夏秋冬,风霜雨雪,
五味杂陈。啊!
感谢在人生最美好的季节里
遇到你——潞园!
潞 园
初二4班 薛宇辰
百年风华,傲然屹立
跨越一个世纪的记忆
带着前辈的心愿
来到我们的面前
不知是命里注定
还是有什么主宰我的神明
横跨百年的坎坷
寻觅黄鹤一直留恋的云梦
湖畔一直缭绕着读书声
如果不是因为
依依的湖水不时地嬉闹
我一定复制你如烟的歌声
面对着不断阴晴的月亮
你徜徉着柔情的晚风
把一串串精雕细琢的话语
点缀成协和湖上波光粼粼的星星
所有的脚步都被翻译成诗行
好似每个文字里都蕴含了猜不透的深
洛宾道的小路至今还记得
那飘洒了一路秋波的眼睛
几乎让每个见过你的学生钟情
而只有那些为爱而生的才子们
愿意成为你悠久历史里的牺牲
你孤傲成百年孤芳
我预订了十四岁以后的日子
还有一定要陪伴我的那些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