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校园文学实践之花盛开,校园文学研究之树常青
发布时间:2013/11/06
浏览量:986

2013112日至113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我校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胜利召开,潞园文学社承办的第六届北京市中学生校园文学交流会暨创作大赛也同时顺利举行。

112日上午9点,大会在我校仁之楼第一报告厅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当代文学界、中学语文教育界知名专家白烨张之路苏立康吴思敬顾之川北京市教科院教研中心中语室主任刘宇新,《中国教育报》《文艺报》媒体嘉宾张树伟、胡军校园文学研究专家、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王世龙先生通州区政府副区长李亚兰、通州区教工委书记、教委主任张绍武,通州区政府督学室主任李少杰,教委副主任王秀东,还有来自全国各地139所中学的53位校长和216名教师,参加第六届北京市校园文学交流会暨创作大赛的近200名师生参加了这场盛况空前的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兼任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的我校徐华校长主持。诗朗诵——麦麦提敏诗作《写给母亲的诗》为大会拉开了帷幕,入校仅两个月的我校内高班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赢得了与会嘉宾热烈的掌声。徐华校长简短致辞,介绍嘉宾之后,宣布大会开幕。

吴思敬会长致开幕词,李亚兰副区长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与会专家及各地代表致欢迎词,我校潞园文学社社长郭钰祎代表潞河学子向领导、专家及与会师生也表达了东道主的盛情。接着,全国中语会理事长、人教社编审顾之川先生就语文教学改革及文学教育前景发表讲话,北京市基教研中心中语室主任刘宇新先生又针对北京市高考语文分数的调整与当前语文教学的关系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会学校代表河北唐山开滦一中校长张丽钧老师发表与会感受之后,大会开始了丰富多样而效果非凡的各项内容。

首先,在一报,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著名语文教育家、原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张之路等专家学者就校园文学发展的意义及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等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使与会教师耳目一新。

同时,第六届北京市中学生校园文学交流会暨文学创作大赛正式拉开帷幕——在天钦楼阶梯教室,来自北京市二十二所中学的七十多名同学开始了现场文学创作大赛;在文氏楼小礼堂,七十多名师生开始了文学社团活动、社刊编辑等多方面内容的探讨与交流。交流会上,各校同学踊跃发言,分享活动过程的成果经验,也提出困惑和难题,大家积极切磋,享受着同道交流的快乐。

上午11:30分,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学高峰论坛和第六届北京市中学生校园文学交流会的所有与会人员,到潞友体育馆参观了全国校园文学研究成果展览。校园文学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光第先生主持了展览会开幕式,徐华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剪彩致辞。潞友体育馆的陈列厅,摆满了全国各地160多所学校参展的校园文学成果展品——展板林立,展示着各校文学教育活动的图片;展台回环,荟萃着各校文学教育活动的书籍、报刊。我校潞园文学社内容丰富的展板和书籍,吸引了很多与会代表,书籍和刊物供不应求。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本届展览盛况空前,收获颇丰。

下午1:30分至15:50分,第三届校园文学高峰论坛在仁之楼第一、第二报告厅为与会嘉宾呈上精彩纷呈的文学课堂名师示范课。其中有语文特级教师、北京101中学副校长程翔老师的小说课《药》;北京朝阳区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何郁老师的诗歌写作课——“在路上”;河北张家口一中语文特级教师尤立增老师的散文课——《洛阳诗韵》;还有山东省实验学校的语文特级教师王岱老师的戏剧课——《雷雨》。最后,是我校文学社指导教师、青年教师邵坤为全体与会人员呈现的文学社团活动课——行路万里,灵性飞扬”。各具风采的名师为听课师生呈上别开生面的文学课堂示范样式,我校参与听课学生的优秀表现,特别是文学社采风学生的灵性创作都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称赞。

与此同时,在文氏楼礼堂,我校张丽君老师主持的第六届北京市中学生校园文学交流会也在顺利进行——学生们首先听取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北京市结核胸部肿瘤研究所副所长蔡超谈学生时期积累的文学功底为自己的事业进取提供的巨大帮助和自己享受到的无限乐趣,继而又听取了著名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教授谈诗歌的创作与鉴赏。无论在文学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医学博士的自身经历,还是专业理论深厚的文学教授的知识讲述,都让同学们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来自不同学校的四位为大赛评卷的老师——北京四中的特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刘葵,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特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陈耀文,北京八十中学语文教师冯凌云,我校语文特级教师刘淑媛——的评卷工作也在紧张进行。老师们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评判参赛学生的每一篇作品,让每一个参赛学生从参与活动中得到肯定和鼓励。

下午16:00开始,在红楼202,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校长论坛又拉开帷幕。论坛由深圳红岭中学校长田洪明主持。徐华校长首先做了主题发言《文学教育为文化强校引路》,紧接着,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校长田运隆、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校长牛学军等多名校长就文学教育与学校发展问题发表讲话,会场气氛热烈,表现了校长们对校园文学活动与学校发展关系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在仁之楼第一报告厅,校园文学研究会秘书长钟湘麟老师主持的校园文学研究交流专场论坛也紧张地进行,无论是各地文学社团的典型发言,还是课题实验校的的报告,都得到了与会老师们的强烈回应。老师们纷纷发表意见,会场上不断呈现出热烈有序的高潮。两场论坛的人们,都沉浸在校园文学发展的美好前景中。交流讨论中,都忘记了时间。

下午17:30分,第六届北京市中学生校园文学交流会评奖结果揭晓。北京四中文学社指导教师、交流会重要发起人黄春老师宣布评比结果——本届大赛共评出两个特等奖,20个一等奖,其余50名为二等奖。两个特等奖分别为北京二中学生刘雨晴和北京八一中学学生苏致雅获得,吴思敬教授为获特等奖的同学颁奖;我校张璐婷、刘剑博、李浩三个同学获一等奖,徐华校长、孙会芹副书记为获得一等奖的同学颁奖;评卷教师刘葵、刘淑媛为获得二等奖的同学颁奖。颁奖仪式之后,主持人张丽君老师宣布下届交流会承办学校为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潞园文学社社长郭钰祎向陈经纶中学新雨文学社社长转交大会组委会印章,大会圆满结束。参与交流会的同学们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113日上午8:30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第四届年会在仁之楼第一报告厅举行,会议由王光第主持。大会由常务副会长王世龙工作汇报,年度表彰优秀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增补理事、常务理事之后,又宣布了成立“全国文学校园校长联盟” 和“全国校园文学社团联盟”的决定,全国文学校园校长联盟理事长由徐华校长担任;“全国校园文学社团联盟”理事长由王世龙老师担任。吴思敬会长作总结发言,肯定了大会成果,提出发展希望。

上午9:30分,大会举行了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奖颁奖典礼。评出示范文学校园12家、优秀文学校园33家、示范文学社19家、优秀文学社17家、示范校园文学社刊社报23家、优秀校园文学社刊社报7家、校园文学专著奖12件、校园文学论文奖50篇,32名学生获校园文学新苗奖。我校继首届论坛之后,再次获得全国示范文学校园称号,张洪志校长获得全国示范文学校园模范校长称号;徐华校长主编的大运河采风文集《运河行记》获“校园文学研究专著一等奖”;我校潞园文学社社刊《潞园》被评为“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报刊”,张丽君老师获模范指导教师称号,郭钰祎获模范社长、张璐婷获模范主编称号;潞园文学社社员曹杉、张璐婷获得校园文学新苗奖。

上午11:00,在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闭幕式上,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徐华宣读了《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北京宣言》,总结了本次论坛的可喜成果;常务副会长王世龙致闭幕词,对校园文学活动的前景作了宏观展望,提出发展方向。大会胜利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带着收获的喜悦,踏上归程。

我校承办本次规模空前的两届盛会,既体现了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学活动的高度重视,又展现了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协调一致的工作作风,展现了我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整体精神风貌。全国各地学校的积极参与,也使我校师生开阔了视野和胸襟,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学教育活动,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