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传承运河文化,留住通州味
发布时间:2015/04/22
浏览量:407

418日上午,由通州文联和中国文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王梓夫卷》研讨会在通州区京洲企业集团会议室召开。通州区文联、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市作家协会等单位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我校副校长孙会芹和校长助理李晨松出席了本次座谈会并分别代表潞河附属学校和潞园文学社接受梓夫老师赠书。

王梓夫老师是土生土长的运河之子,是从乡土文学起步的专业作家。从早年的凉水河畔黑牙村的故事,到近年的巨著《漕运码头》、《漕运古镇》,书写了通州的历史,大运河的变迁和这一方水土的风俗人情。虽然他的文字穿越了时空,涵盖了漕运历史以及上个世纪通州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了广阔的的时代风云,但是浓浓的通州味儿还是洋溢在每一部作品的书香之中。

王梓夫老师不仅书写着乡土风情,还出于专业作家的敏感和责任心把视野投放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使得他的作品又不仅仅局限于乡土,《异母兄弟》《卧底》等作品都深受读者喜爱。除了小说和散文创作之外,他还是国家一级编剧,退休前担任北京人艺创作室主任。其话剧《女儿行》、《红河谷》、《我的西南联大》、《少女的晚宴》都深受读者和观众的欢迎。

研讨会上,北京作协副主席王昇山先生总结了梓夫老师文学创作上的成就,赞扬了梓夫老师的人品,又特别提到他对我校潞园文学社少年文学爱好者的鼓励和关爱。还由此表扬了我校文学社取得的成绩,将在北京作协后续的小作家培养计划中,将我校文学社列为重点关注对象。最后,梓夫老师向各与会单位代表赠送一套新书。我校与会老师深受鼓舞,文学社的孩子们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