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潞河教育‘匠心’”系列宣传之一——家长眼中的潞河教育(摘自一位家长来信)
发布时间:2018/03/02
浏览量:481

工匠精神是一种修行、一种信仰,是一项事业、一种人生,更是一种传承。身为教育者,我们呼唤教育的“工匠精神”。然而取法“匠气”,只能是个亦步亦趋的技工,就教育而言,多成“教书匠”;取法“匠心”,才有可能成为“巨匠”,就教育而言,才有可能成为“人师”。

     本学期,潞河中学开展“副中心教育‘工匠精神’看潞河”系列活动,潞河时讯公众号也将推出潞河教育“匠心”系列宣传,敬请期待。

 

家长眼中的潞河教育(摘自一位家长来信)

 

尊敬的学校领导、亲爱的老师和家长朋友们:

 

      我来自五粮液的故乡四川宜宾,五年前随军到通州工作,安顿下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孩子的就学问题,需要进入小学六年级继续学业。和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我也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在咨询过程中,耳边就不断出现“潞河中学”这个响亮的名字,可见潞河中学在通州教育的影响力!

 孩子进入小学后不久,一次在和外婆通电话的时候,就冒出一句:“外婆,我一定要考上潞河的高中,因为那是我们这儿最好的高中!”孩子信心满满,眼神充满期待。096月,她以数学和英语满分的成绩毕业,进入梨园中学学习。三年后,孩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接到了潞河的通知书,那种愿望成真的欣喜不言而喻。第三天,就收到一条短信,告知我们是十四班的班主任李书梅老师,同时告知QQ号。

      接下来,老师上传了一个调查表,调查的内容极丰富详尽,包括是否有单独的学习房间,爸爸妈妈多长时间带孩子外出游玩,甚至问到爸爸妈妈有当着你的面吵架的行为吗,诸如此类,关注到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

      我为孩子能遇到这样的学校和老师感到欣慰,因为只有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才能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施以相应的教学教育方法。可见,学校对孩子的关注从我们接到通知书就开始了,也许,我们还没有接到通知书的时候,学校和老师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关注。

    终于等到开学了,第一天就召开家长会,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校长有这么一句话:“从今天开始,在座的孩子和家长就都成为潞河中学的一员,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潞园人’!”一瞬间我就被触动了,第一次因为拥有和孩子一样的身份而感动,那种说不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体会到了学校对家长的尊重,更感受到了这百年老校的大气和包容。

      会后接受学校的建议和孩子在学校食堂吃饭并参观校园,我敢肯定,这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中学食堂的饭菜,也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中学校园!

 开始军训了,这是孩子第一次独自离家这么久,这八天是我和爱人最忐忑的八天,也是备受煎熬的八天,更是坐立不安的八天。我甚至责怪自己,应该偷偷把手机给孩子,也好了解了解她的状况啊!

      终于等到孩子回来那天,我们夫妻一块儿到学校去接她。我对她出现在我的眼前有过好多想象:可能抱着我哭说好想妈妈,可能靠在我身上说好累好累……远远的就看到比军训前晒黑了好多的她向我们走来,用“灿烂”来形容她的笑容一点也没有夸张。一路上她不停地讲述军训情况,说是很累,晚上倒在床上就着,还告诉我饭菜也很可口,自始至终,没有一句怨言。在她兴奋的讲述中我忍不住问了一句:“你想妈妈了吗?”我得到了我设想了一万遍都没有想到的答案:“我有这么好的教官和老师,认识了好多同学,晚上还安排了好多的活动,我过得那么的欢乐,哪有时间想您呢!”感情这几天就我们在家自作多情了!我真是既欣慰又失落。但有一点我能感觉到,学校和老师以及教官一定为这些离开父母的孩子作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

  从军训回来,不断从她嘴里冒出“梅梅姐”这个称谓,原来是孩子对班主任李书梅老师的爱称,我想,这个老师需要多大的亲和力才能荣获这个仅次于“妈妈”的最亲切的称呼啊!需要潜移默化的付出多少才能走进一个青春期孩子的心扉啊!在十四班这个集体里,梅梅老师扮演了老师、妈妈和姐姐的角色,俨然一个大家庭的家长,用平等和谐的氛围鼓励着孩子们说真话说实话,这对一个孩子敢于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多么有益的引导啊,这也将成为孩子终身受用的好品质。

陆陆续续,我知道了语文老师的风趣幽默妙语连珠,数学老师缜密的逻辑思维,也认识了表明严厉实则温柔亲切的物理老师,严谨治学循循善诱的化学老师。孩子还喜欢所有的副科老师,喜欢上副科的课。亲其师,信其道。我想,一定是潞河老师渊博的知识和充满活力的教学方式让孩子爱上这些学科,爱上这些老师。用孩子的话来说:“妈妈,我喜欢潞河的每一个教我的老师!”

徐华校长在2012年出版的《潞园之韵》的序言里有这么一段话:“潞河教育提出四个坚持:坚持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健全人格的培养目标,坚持多元化开放的学校发展方向。潞河教育关注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可持续发展。”我和孩子在潞园成长的故事,让我真实的体会到了潞河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决不停留在书里,而是践行在学校前行的每一天。

      只能说,我们是幸运的。有幸来到潞河,有幸遇到所有出色的老师和班主任。我们的孩子对班级来说,是四十分之一,对年级来说,是五百六十分之一,对学校来说,是二千八百分之一,可是,对我们家长来说,就是百分之一百。学校和老师为培养这二千八百分之一孩子的健全人格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作为家长,我们十分感谢学校对学生的培养。

 

      潞河教育,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