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班主任队伍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展现潞河中学班主任风采,挖掘班主任的动人事迹,在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潞河中学学生处特推出“我身边的榜样”之优秀班主任系列展介活动。
赵月灵老师: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曾获得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通州区十佳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听,潞园里有这样一些声音“灵姐特别能煽情”“灵姐是我情绪低落时的精神食粮”,“赵老师的鼓励给我了奋斗的力量,告诉我只要敢想、肯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没错,这就是学生心目中的赵老师。
赵老师从教二十多年来,不忘初心,不断开拓探索,积累教育智慧,全力奉献和付出,她心中恪守着一个信念:全力以赴,用心去做。
2016年参加工作的我很幸运可以和赵老师在同一个年级,而且我的班和赵老师的班是邻班,每当我早上7:20匆匆忙忙赶到教室的时候,就已经听到从4班传来的琅琅读书声,走近一看,讲台上的赵老师正拿着一本书和孩子们一起读书,有时又看到她正在指导学生打扫卫生,有时看到她静静的站在那里,眼睛里全是她的学生。说到这里我深感惭愧,对于家里有一个高三孩子的赵老师,每天早上都可以那么早来陪着学生,那么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不是更应该如此吗?
“要成为学生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每一个孩子”。
赵老师全心的爱着潞园的这些孩子。记得有一次,我去办公室找赵老师,她正在读着一封信,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子的:“老师,您知道我为什么报北京师范大学吗?在我最困难,最迷茫的时候,是您帮助和引导了我,我也要做像您一样的好老师……”,显然这是一位毕业生写给赵老师的信,后来得知,这个孩子父母离异,母亲患上了精神病,在校期间,赵老师全力帮助这个孩子,曾经还遭到精神病家长的恐吓和耳光,但她相信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从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给于这个孩子关心、帮助和照顾。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赵老师曾帮一位贫困学生办理了大学就读贷款手续,并拿出当时一个月的部分工资作为其生活补贴。2005届班级一位住校生患了一种肠胃型紫癜,对饮食有特别的要求,不能在学校就餐,赵老师坚持把学生带到家里,一日三餐由她负责做。 “以心灵赢得心灵”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用语言去感化学生,用智慧去引导学生,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
和赵老师一起共事,让我学到了很多。她把养成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础,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促使孩子们自我约束,自我反省,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使班级内“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此外,赵老师利用每一节班会开展主题活动月的教育,比如有: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读书分享等等,而且每一节班会都是由学生自己组织策划,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分配任务,因材施教。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教会孩子们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学习怎样做人。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班级管理以及为人处事上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向赵老师学习。
在面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时,赵老师总是把她带班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毫无保留的教授予我们。曾多次给我们做了专题讲座,有: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如何培养学优生和学困生,树理想、定目标……通这样的一些学习,在加上自己的实践摸索,让刚步入教坛的我们不由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的一生发展教育,以早读、班会这样的形式为切入点,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的实施,建立成套的班级文化,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爱班、爱校、爱国,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 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呼唤,就是引导,呼唤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呼唤学生积极向上。
我们潞园还有很多像赵老师一样的教师,是他们让我们知道:主动地、全面地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因此只要是有机会,湖边、操场、办公室、走廊里都可以是我们与学生谈话的地方。及时找到同学谈话,或鼓励,或激将,或提醒,通过各种方法让“爱”充满学生心中,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在与学生的每一次接触中,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激励。教会学生爱的表达,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去理解爱、感受爱、给予爱、传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