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从前辈足,"疫”不能阻——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语文组研读新课标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2/06/27
浏览量:592

 

 

 

亨利·福特说:“教育并不是为了你生活而准备的事情,他是你一生中了无间断的一部分。”2022年4月21日,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颁布。为了更好的帮助老师们解读并最终运用到具体教学实践中去,潞河中学三河校区语文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即便疫情当下,也在云端积极开展了各种研读语文新课标的活动,并且初见成效。

 

一、行远自弥,研精覃思

 

(一)研学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的《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的讲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4月21日颁布,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等问题。2022年4月30日上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郑国民教授对比之前的课标,权威解读这次课标的新内容、新变化。

 

(二)研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欣歆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2022年5月6日吴教授从2022版的课标修订的五方面变化——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对比旧的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具体实例具体阐述了新课标的变化与重点难点,为各位教师在之后的新课标指导语文具体教学工作中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二、深耕易耨,踵事增华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深耕易耨,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兴国之策须深耕易耨,教学亦须之。

 

(一)群思广议,两校共研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本校语文教研组仔细研读与学习郑国民教授和吴欣歆教授的新课标解读之后,乘着本校与潞河中学教师一起研讨、交流期中准备工作与反思的过程中,双方最后专门针对新课标的学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研讨,为之后的通过前辈们对新课标的解读我们有哪些值得借鉴策略的实施,新课标如何指导具体的教学工作,以及如何进一步深入的解读新课标提出倡导,提供了思路,并提出基本要求。

 

(二)敬业乐群,从学颇踊跃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曝十寒。”敬业乐群,是本校语文教研组一直以来的行为准则与行动纲领。在宗丽光主任的带领下,本组成员积极参与教研与学习活动,始终奉行终身学习的教师职业成长理念,所以在本次新课标学习的活动组中,教师们更为踊跃。

 

(三)群策群力,共筑新方向

 

本次课标学习活动,教研组教师们群策群力,认真聆听专家们的分析与解读,并在会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与感悟,收获颇丰。

 

张旭主任:我们要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穆思宇老师:通过本次云学习,我清晰认识到,新版课程标准紧紧围绕“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从而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字词部分更注重学生自主梳理、积累、运用的能力;阅读部分对学生阅读主题与载体、阅读量、阅读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整本书阅读,构建学习任务群;表达部分要求在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新性观点和见解,重视学生真实想法的表达。

 

靳凤芝老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等进行了改革,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强调加强学段衔接,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尤其对我们一线教师做好低段向高段衔接教学做出了更好的要求和指导。

 

溪汇泱泱之河,星群才能璀璨。闻教与学之召唤,从前辈之足迹,虽疫情当前,然无能为阻。吾只行远自弥,研精覃思,深耕易耨,方能踵其事而增华,砥其砺而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