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4日,潞河中学《科学大讲堂》迎来了清华大学李卫华教授,她给2021级贯通班、2021级高一学生带来了一场非常专业、严谨、前沿的核能科普讲座。
李卫华,清华大学教授。1984潞河中学高中毕业;1989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热能工程专业;1991年获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自1991年在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工作,1998年至2001年期间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工作学习,2001年获德国波鸿大学博士学位。从事核科学与工程研究,参与过低温核供热堆、高温气冷堆、CAP1400的研发。
李卫华教授讲座的主题是《核能发展与应用:为了和平与安全》。她从从同学们熟悉的原子结构讲起,让同学们了解核能的优势,也了解了各国的核电发展。核反应堆从第一代到第四代更安全,可持续,更经济,防核扩散,集中了更多人类的思考和智慧。从李老师的讲解中同学们也了解到很多生涯信息,核电集热工水利、材料、力学、机械、化学、电气、自动控制等专业于一体,只要学好、学精自己的专业就能为我国的核电事业贡献力量。同学们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一定会肩负重任,不负所托。
讲座后,教学处毛燕宁主任在总结中激励学生:科技自主、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未来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新一代青年是主要的建设者。“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不是空喊口号,需要新一代青年奋发向上,百倍努力。
最后祁京生副校长为李卫华教授颁发聘书,聘请李教授为我校校外科技辅导专家。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同学们听得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此次讲座激发了自己学习物理与核技术相关知识的兴趣,提升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感受到了科技工作者身上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讲座后,同学们这样说:
李教授的讲座内容十分具有学术价值并且不乏趣味,开始还有些不解,但最后就沉浸其中了。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讲到“核电厂”这一部分,根据李卫华教授给我们展示的世界核电厂分布图,我发现,欧洲国家拥有核电厂的数量最多最密集,其次是北美。而中国现有六十多个核电厂,而核能发电占全部能源发电的百分之四左右,在十三五期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离发达国家还是有一段距离。这场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李卫华教授是1984届潞河毕业生,和我们这些晚辈的交流十分亲切,我们在之后的学习中,应该以李卫华教授为榜样,向优秀看齐!——2021级钱学森1班 王翔宇
经过李教授的讲座,我对于核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了解我国尖端核能科技的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我国对于基础研究领域的需要。面对这种现状,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着眼大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以后为国家科技事业做出贡献!感谢李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多听一听专家的课,在专家身边有更深入的学习!——高一12班张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