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3日上午,我校2018级初一389名学生共同“漫游潞园”,在春日里欣赏潞园的美景,了解潞园的历史,学习潞园的文化,感受潞园的魅力。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活动由王红梅老师、孙宝英老师、李小波老师组织策划,汇集了初中部文科组、数学组和理科组30多位老师的智慧,共同编写了《漫游潞园 畅想明天》的活动手册,定制了漫游足迹的印章,提升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和质量。
以班级为单位的漫游潞园活动开始啦。为了活动的有序、高效进行,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潞园的文化内涵,特为每个班级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路线,学生漫游潞园后,还会在“漫游足迹”地收集到9个打卡印章。记载潞河历史文化和印满漫游足迹的手册,将作为一份礼物,见证每一位“潞河人”的成长!
同学们在入德之门前感受着庄严和神圣的潞园历史,这座古朴大方的建筑明确告诉广大潞河学子,要做具有健全人格的潞河人,德永远在首位。在德辰山上,面对潞河中学第一任华人校长陈昌祐的墓碑,了解老校长的办学理念和为潞河中学奉献一生的精神,老校长的爱校情怀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同学。紧邻德辰山的就是协和湖了,潞河中学曾更名为华北协和大学,这也是协和湖名称的由来,协和湖巧妙的蓄水、补水和灌溉的功能也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博唐亭是博雅格先生为纪念唐·欧德夫人的建校功绩建造的,博雅格先生在中美文化交流上的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博唐亭的建筑风格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遗志。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为革命捐躯的众多潞河学子,教育学生继承先烈遗志而建造的,歌颂了革命先烈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同学们近前瞻仰纪念碑,由讲解员带领全体同学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词久久地回荡在革命纪念碑前,激励了同学们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爱国情怀,坚定了他们铭记历史,共筑美好中国梦的决心。
谢氏楼、文氏楼、卫氏楼,在解放后曾分别改名红楼、解放楼、人民楼,后又改为原名,目前分别作为校领导办公楼、演出会议厅、教师办公、特级教师工作室和教研室(含医务室)所在地。灰楼拱窗、庄重典雅,这三座楼见证了潞园百年变化,是一届又一届校友的记忆。
文彬路、绍棠路、洛宾道是潞园最著名的三条路,分别取自烈士周文彬、作家刘绍棠、歌王王洛宾之名。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仿佛诉说着他们在潞园的那段青葱岁月。
文昭楼、天钦楼、叔和楼、馨菱楼是潞河中学初高中年级教学楼所在,分别以马文昭、曹天钦、宋叔和、秦馨菱四位中科院院士的名讳命名,这不仅仅是潞园辉煌的缩影,也是对新一批潞河学子的激励和期望。同学们在文昭楼下感受马文昭院士的刻苦钻研和精益求精的科学家精神,在天钦楼下学习曹天钦院士潜心育人淡泊名利的品质,在叔和楼下了解宋叔和院士的专业领域和学术成就,在馨菱楼下了解秦馨菱院士抗日救国的光荣事迹。
潞园还有仁之楼、黄昆楼,同学们通过参观学习,感受到科学家的爱国敬业,不怕困难,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更加坚定信念的做一个主动发展,追求卓越的潞河人。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王红梅老师、孙宝英老师、李小波老师组织策划,更有文科组、数学组和理科组老师的积极参与配合,以及初一全体班主任老师的耐心陪同。各部门老师齐心协力,团结协作才能使这次漫游潞园的活动圆满完成。
当然更离不开初二年级的小讲解员,她们落落大方,思路清晰的讲解,声情并茂的传达着一个个关于潞园的故事,增强了学弟学妹对潞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了初一学生们继承、发扬潞河文化精神的使命感,在活动中明方向、知差距、净心灵、升境界,将“主动发展,追求卓越”的潞河精神传递给学弟学妹,老师们也对讲解员同学的付出高度赞扬。
叔和楼,初二1,王雨墨
今天的活动让我锻炼了自己在公众场合发言演讲,因为以前我还是在班里所有人看着我的时候就会浑身不自在,汗如雨下,所以我让自己参加这次活动主要目的还是想锻炼自己,而且今天也达到了目的,跟我们一起的那个老师也对我的进步赞不绝口。而初一的同学们也都很配合,还有的帮我打圆场。总之套用毛主席一句话:“这次活动是非常振奋人心,以后能否再搞一两次就好了。”
黄昆楼生命地学馆,初二5,郝婧瑄
今天参加了漫游潞园的活动。其实早在我初一参加漫游潞园的时候,我就想着在我上初二的时候也当一回志愿者,可以给弟弟妹妹讲解我们大潞河的知识,所以无论是在背稿或是在准备的过程中都充满了期待,我领到的稿算是所有人里最长的了,所以今天在讲的时候就很紧张,生怕哪里讲不明白,但是在我万般紧张下,还是成功的给我接的第一个班——九班讲完了。其实在最后,我话音刚落,九班全体同学就齐齐的喊了声谢谢学姐,虽说吓了我一跳,可是我觉得特别开心,因为我觉得我准备的一切没有白白浪费吧。特别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了我这一次机会,我觉得我学到了很多。
革命烈士纪念碑,初二8,崔瀚文
在介绍革命烈士纪念碑后,我倍感荣幸,总结今天的收获:控制气氛能力有很大提高,更加了解了纪念碑的历史,增加对潞园,对烈士校友们的理解。我将倍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优越学习条件,努力攀登学业高峰,继承和弘扬先辈留下的民族精神,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初一7班班主任,张雾明老师
今天的活动,我觉得特别好!孩子们在整体的活动中受益匪浅。尤其是我们在叔和楼和物理实验室,包括咱们的校史馆这几个点,孩子们讲的特别好,红楼和人民楼的孩子们,脱稿讲不说,还额外扩充了很多知识,我觉得可以让这一届初一到了初二有兴趣的同学提前一段时间准备,然后深入了解,广泛搜集资料,让他们形成一个系列的讲解,同时呢,可以适当延长物理实验室和生命科学馆的讲解与实验操作,让孩子们从亲身体验中得到更好的兴趣启发,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我觉得这个活动会越来越好。
校史馆一层,钱朝霞老师
我们校史馆一层东侧潞河之光的两位4班同学表现很好!开始只能背诵几个人的材料,后来既可以很自然的讲解了,能够亲和有致,重点突出的讲解!希望下次讲解的内容更充分一些,有充实的一桶水储备,何惧随时倒出一碗水!
黄昆楼物理实验室,李小波老师
让学生们与科学有了“亲密接触”。“走马灯”让他们领略到了古人的奇思妙想;“辉光球”让他们感受到了放电现象的惊奇刺激;“双圆锥体上滚”使他们能清楚地解释生活中的“怪坡现象”;而高斯分布也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数据统计在生活中的运用。此次参观,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魅力。
初一年级在整个漫游潞园的活动中也表现出了优良的纪律性和组织性,队伍整齐,安静无声,全程能够认真听学长们的讲解,并在互动交流阶段中主动提出问题,与初二年级学长积极探讨。在德辰山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严肃庄重,在实验室中努力尝试,在文昭楼、叔和楼和天钦楼等楼前学习科学家的钻研精神,初一年级同学始终保持良好的秩序,同时也不停的记录自己的点滴体会和感受,在这次漫游潞园中收获颇多。
领略潞园文化,诠释潞园精彩。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潞河中学这所百年老校的历史,感受潞园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励学生更好地爱校、爱家乡、爱祖国。同时也拓展了地理、历史、道德与法律和数学等学科的内容,并且在活动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希望在今后的中学生涯中能够汲取知识,培养能力,自律自信,勤勉刻苦,求真务实,立志做具有健全人格的潞河人。